炉甘石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考研贴06靠谱学长教你复习中综之 [复制链接]

1#
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(wù),故几于道。

——《老子·道德经》

沐白学长

传统中医中药文化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,专业学位。考研总分,中医综合。擅长以中医思维思考理解中医中药。

中医内科学“

之前也说过中医内科学(考研帖#03期北中医学长重磅来袭!4个月准备也不晚?/昨日未完待续之北中医学长:中综复习误区——你入坑了吗),但是并没有详细来说。这次说的细一些。

(一)中医内科背诵:歌诀+重点条文

①歌诀的选择。因为不同机构的参考书各有差别,所以背诵的歌诀内容是不同的。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歌诀很有必要。我个人用的是xioba笔记上面的歌诀,挺好用的。其它的我没用过不作评价。但是我听过“若水图南团队”解忧学姐和濟之学长的课程,他们把每一个病都编好了歌诀,分为难易两种,可以视自己需要选择,内容也很全面,比较值得选择。另外就是歌诀最好包括:主方和附方俩个部分,这样中内多选题不容易丢分。(如果能力实在有限,一定要背会主方,附方视情况而定,能选出来也是可以的。)

②歌诀的作用。我个人认为歌诀非常有用。在我的印象里面,背会背熟中内歌诀,可以解决中内大约80%的题目。一定要好好背,无论如何。我自己复习的时候背这些歌诀,一开始也觉得很难,后来天天背天天背,考前一段时间大约是每天二十分钟背完中内所有歌诀,考试的时候得心应手,会觉得中内很简单。

③重点条文。附录里面有很多比较重点的条文,是医著里面对疾病的论述,需要好好背诵的,一般考2分,考其中的原文。

(二)中医内科学辨病辨证

①需要大家重视辨病辨证能力,任何一个证型下面的症状,都要反问自己:

为啥是这个病?(从哪些症状能够辨出来是属于这个病的呢?)

为啥是这个证型呢?(从哪些症状可以看出来是属于这个证型的呢?)

这个案例涉及到哪些病理因素?哪几个病位(五藏六腑,筋脉肉皮骨,表里,气分血分,都是属于病位的)?

复习中内的时候你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,你的辨病辨证能力绝对会提高很多,慢慢的你的基础就会很扎实了。很多同学说自己基础差,实际上就是差在上面三个问题上的。按照三个问题连续问下来,自己辨病辨证找出来的“重点”也就一目了然了,自己的重点就自己划出来了。另一方面,如果你实在找不出症状和证型/疾病的关系,恭喜你,这个是个考点,考试就喜欢考这种你辨不出来的。

②重视辨病辨证能力的提高、强化、总结、比较。考试喜欢考那种临床表现相似的,这种辨证你很难辨别是哪种证型,难度颇高。例如:癫病的心脾两虚证与郁病的心神惑乱证;阳水的水湿浸渍证与阴水的脾阳虚衰证……。看书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辨别,精准辨病辨证,否则考试容易掉坑里,六分的三共题(三道共用题干的题),如果辨病错误,直接六分就没了。

(三)中医内科学治法部分

①一般治法:根据证型出治法。这种会特别简单,治法和证型是一一对应的。

②特殊之处:有些治法与证型的内容是无法一一对应的,这些作为考点的概率或许不大,但是一旦有题目考到,很容易就会成为送命题。例如:

血证里面各种证型的治法,最常见的就是凉血止血,但是血证—吐血—胃中蕴热证,其治法就是化瘀止血,与血证中其它证型凉血止血的治法形成明显的差异,这个点以前考过。所以从这个点我们可以分析出来俩个内容:

一是这种出乎我们意料的,不能以常理度之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!整个中医综合都适用这一条。

二是上述证型与治法不是完全对应,实际上是编书的时候,老师们的治法不只是考虑了证型那几个字,还考虑了俩个方面,一个是该疾病的特征(病因病机病理因素),另一个是所使用方剂的功效。大概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影响,可以确保“疾病—证型—治法—方药”这一条线不会歪的很离谱。

如何解决治法与证型不完全对应的问题呢?我建议把所有的疾病证型与治法全部罗列出来,一一对应的不要管它,特殊的就进行标记,这样“重点”就出来了。

(三)中医内科学选方部分

主方必须记忆掌握,主方选择以新版课本〈九版、十版〉为准。附方适当选择是否记忆,但是要确保自己考试能选出来。

(四)中医内科学病因部分

病因部分实际上考的不多,估计也就是有个2分。我个人认为需要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